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如影随形,悄然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健康。中医作为千年智慧结晶,对情志病的认知与防治有着独到见解。2025年5月7日,中药系赵昌老师以“闻道中医情志病的防治”为主题,在教师发展中心开启了一场传统医理与现代生活对话的讲座。赵老师结合中医经典理论与学院师生诸多情绪问题,系统阐释了情志病的病因机制及防治方法,吸引了数十名教师到场聆听。

讲座伊始,赵老师引用《黄帝内经》“怒伤肝、喜伤心、思伤脾、忧伤肺、恐伤肾”的理论,指出情志病的核心在于“五志过极”。“五志对应五脏,适度情绪是人体正常反应,但若长期处于大喜、暴怒、过悲等极端状态,便会引发气机逆乱,导致脏腑功能失调。”
后来针对“喜怒悲思忧恐惊——七情致病”的现代特征,赵老师说明焦虑症、抑郁症等心身疾病多与长期情绪压抑或精神刺激相关。七情致病具有一定隐匿性,患者常因情绪导滞的躯体症状就诊,却忽视情绪根源。例如长期肝郁气滞可能诱发乳腺结节,恐惧导滞考前上厕所。在防治策略上,赵老师提出“五常对情志五毒”,并总结成相应口诀!
最后赵老师呼吁大家重视中医情志理论在当代的应用,中医智慧跨越千年,依然为当代人提供着温和而深远的健康守护。唯有正视情绪、调和身心,方能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方安宁。愿更多人能从中汲取智慧,以中医之道,疗愈身心,活出从容之态。
一审一校:张 爽
二审二校:武海花
叁审叁校:程永杰